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情况
实验室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,鼓励实验人员与国内外研究机构、企业、政府、个人合作。近五年部分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如下:
主办或承办会议:
(1)2019年3月,主办“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ing in Mechanics and Material”。
(2)2018年10月,主办“江苏省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”。
(3)2017年11月,与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江苏分会、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鉴定与加固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“江苏省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第七届学术会议”。
(4)2016年11月,与地震学会联合举办“地震波动理论研究进展研讨会暨第一届全国地震工程青年学者论坛”。
(5)2015年10月,与西交利物浦大学、华人建筑环境专家联盟联合举办“T 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第一届可持续发展建筑和结构国际会议”。
学术讲座:
(1)2019年12月,张明中,英国伦敦大学,报告题目:“Sustainable, Durable and Resilient Civil Infrastructures”。
(2)2019年8月,Tony T.Y. Yang,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,报告题目:“Development of high-performance structural systems for seismic applications”。
(3)2018年8月,欧进萍,哈尔滨工业大学,报告题目:“结构健康监测、防灾与振动控制”。
(4)2017年11月,杨庆山,重庆大学,报告题目:“非传统形体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及行人风环境”。
(5)2017年11月,张家铭,台湾大学,报告题目:“卡曼滤波器组于受震结构损伤识别应用”。
(6)2017年11月,陈沛清,台湾科技大学,报告题目:“地震工程先进实验技术研发与应用”。
(7)2017年6月,Matthew R. Eatherton,弗吉尼亚理工大学,报告题目:“Steel Moment Resisting Frame Connec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”。
(8)2017年5月,Vincent W Lee,美国南加州大学,报告题目:“Application of Empirical Scaling Equations of Strong Motions”。
(9)2017年3月,李小军,中国地震局,报告题目:“局部场地地震波动数值模拟”。
(10)2016年11月,郁银泉,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,报告题目:“复抗震结构及预制装配式结”。
(11)2016年11月,任庆英,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,报告题目:“结构设计与分析关键问题”。
(12)2016年6月,Maria I. Todorovska,美国南加州大学,报告题目:“Coherency of Synthetic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for the Design of Long Structures”。
(13)2016年4月,陈浩,MIDAS技术部,报告题目:“MIDAS CIVIL梁桥设计”。
(14)2016年3月,潘鹏,清华大学,报告题目:“基于网络和复杂有限元程序的拟动力实验技术研究”。
(15)2015年6月,赵雪峰,大连理工大学,报告题目:“光纤传感技术在结构工程安全监测领域的应用”。